据报道,中美外交关系紧张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表示,今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只能抵销去年的损失」,这还是各国政府和央行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下的成果,故此中美两国极需紧密合作,于5个范畴为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注入动力。
首先是货币政策,朱民认为,若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会对汇率,尤其是亚币的汇率产生很大影响。故此,两国有必要紧密合作,如果还有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政策,也应该合作。
其次是全球贸易,目前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贸易融资和贸易流动对于支持经济非常重要,两国政府有必要支持全球贸易。第三是全球供应链,由于地缘政治问题过去一年愈发严重,很多公司都在重新考虑全球供应链相关的调整,势大大影响全球增长和金融稳定。
美议员促加码打压中芯
第四是新兴市场,两国可以在加快全球疫苗接种速度方面开展合作,特别是为低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第五是数码化经济,由于目前全球治理的架构还不够好,数码化可能会引发很多问题,两国应在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以及推动数码化生产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长周诚君谓,中国将于更开放的姿态适应新的全球化要求布局生产,过程中将鼓励市场更多用人民币来实现,更称人民币国际化可「进一步帮助美元减轻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所承担的责任」。
惟中美矛盾难轻易化解。日前有美国两名重量级共和党国会议员联名致函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将中国晶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00981)列入实体清单还不够,应比照华为,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应用于中芯,以确保中芯无法从全球任何地方获得关键的半导体制造设备。
两人指控中芯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要求美国当局劝说荷兰政府阻止当地光刻机巨头ASML,连用于7纳米以上非尖端制程所需的深紫外光(DUV)光刻机也勿卖给中芯。中芯月初称过去一年向ASML下单购买12亿美元的设备,料用来扩充成熟制程晶片产能所用的DUV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