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受到欧洲爆发第三波疫情再次封城、当地疫苗接种速度缓慢引发供给过剩隐忧的影响,23日出现重挫走势,甚至促使布兰特原油期货出现正价差、暗示近期供给可能过剩。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西得州中级(WTI)原油期货23日终场大跌6.2%、收57.76美元,创2月9日以来收盘新低。
欧洲ICE期货交易所(ICE FuturesEurope)近月布兰特原油期货同步下挫5.9%、收60.79美元,也创2月9日以来收盘新低。路透社报导,这是布兰特原油期货1月以来首度出现小幅度的正价差(contango,即原油近期期货的价格低于远期期货)。正价差可能鼓励交易商把原油先储存起来、等到之后期货价格拉高后再出售。
Zero Hedge 23日报导,除了欧洲延长封城外,印度等石油进口大国的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人数攀升、亚洲原油需求疲弱,也都是促使投资人抛售原油的利空。
正价差对原油市场来说,属于不利因素,这通常暗示供给过剩,投资人展延期货合约时也会面临损失,这通常会引发卖压。除此之外,美元反弹也对整个原物料期货造成压抑,与原油有关的货币都面临压力。
Energy Aspects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去(2020)年建立的最后一波商业原油库存(1.5~2亿桶)如今已经释出,进而对实体原油市场造成冲击。1-2月期间,南非萨尔达尼亚湾、加勒比出货的原油,是去年Q4的近3倍。这些因素加上多单遭洗出,可能促使布兰特原油短暂陷入正价差。
Energy Aspects称,去化库存、实体市场转弱仅是市场供需再平衡的过程,预测油价今夏有望跳高、年底布兰特原油上看73美元。不过,中国买盘是否回笼,为市场能否翻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