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报导,美国财政部周四(4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2月增加90亿美元至1.1兆美元、创2019年7月以来最高,连续第四个月呈现扩增、创2017年以来最长连续上扬纪录。
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2月减少185亿美元至1.26兆美元、7个月以来第6度呈现下跌。
联准会(FED)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14日为止的57周期间,FED直接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累计增加2.450468兆美元。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去年8月在《求是网》发表专文指出,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当前美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也消耗着美元的信用,侵蚀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会产生难以想像的负面影响。
中国续买美债,美国金融状况持续宽松
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美国10年期公债实质殖利率周四下跌0.08个百分点至-0.77%、创3月2日以来最低水准,百分比跌点创2月26日以来最高。
美国通膨预期指标「美国10年期公债通膨损益两平率」周四报2.33%、连续第四个交易日维持在相同水准,低于3月31日的2.37%(注:2013年4月29日以来最高)。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周三公布,2021年4月9日当周「国家金融状况指数(NFCI)」自前一周的-0.66434降至-0.67470、创2020年2月7日当周以来最低,显示美国金融状况呈现进一步宽松。
美国发债能力,无近忧、有远虑?
法新社报导,FED主席鲍尔周三强调,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偿债与发行债券的能力是无庸置疑的。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Robert S. Kaplan去年9月撰文指出,在度过当前危机之后,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有望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时间点可能落在2022年底或2023年),均衡名目利率(不松、不紧的联邦基金利率,R*)可能会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