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周二(4月20日)发表《全球能源评论》报告时指出,2021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预估将暴增15亿吨、创史上第二大增量,抵销去年因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大流行而造成的多数减排量。
这份报告指出,这将是2010年以来最大年度增排量,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所引发的碳密集型复苏期间。
根据世界各地的最新国家数据以及经济成长趋势、即将上线新能源计划的即时分析,IEA《全球能源评论》预估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近5%至330亿吨。
煤炭需求预料将是主要驱动来源、预估将成长4.5%至超过2019年水准、接近2014年所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四分之三增額预估将出自电力产业。
IEA执行董事Fatih Birol表示,在电力产业煤炭用量回升的驱动下,今年全球碳排放量预估将增加15亿吨。他说,这将是一项可怕的警讯,新冠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对气候而言几乎可说是不可持续的。
Birol指出,除非世界各国政府迅速采取减排行动,否则地球可能会在2022年面临更糟的局面。他说,美国总统拜登本周主持的气候领导人峰会将是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登场前承诺明确立即行动的关键时刻。
可再生能源预估将占2021年全球发电量的30%、创工业革命以来最大占比,高于2019年的接近27%。中国预估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的近半数比重,其次是美国、欧盟和印度。
IEA《全球能源评论》预估,今年超过80%的煤炭需求增量将出自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美国和欧盟的煤炭用量预估也将会增加,但仍将远低于危机前水准。
BBC News 4月8日报导,根据同侪评阅期刊《自然通讯》刊登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康乃尔大学以及萨里大学学者撰写的研究,中国比特币挖矿活动的碳排放密度非常高、可能会危及该国的2060年碳中和减排目标。
根据美联储(FED)去年11月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整个联准会系统职员持续研究气候风险与经济和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期盼最终能找出气候风险影响金融部门的传递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