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打科技巨擘、当局收紧货币政策,让空军气焰高涨,陆股的空头部位改写历史新高。当地投行更悲观警告,A股五大指数都出现「卖出」信号。
南华早报23日报导,国营机构中国证金的数据显示,周二(20日)为止,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股票空单余额达人民币1,520亿元(234亿美元),为2010年中国券商获准从事证券借贷以来的空前新高。
陆股空头部位刷新高,融资融券部位更惊人。最新数据显示,融资融券余额达人民币1.52兆元。尽管如此,和沪深两市总市值的人民币11.1兆元相比,金额并不算太高。
在此之前,陆股已弥漫空头气氛。4月12日中金公司(CICC)发布量化策略报告称,3月底到4月初以来,中国五大股市指数的技术面和时间指标都闪现「卖出」信号。中金公司报告写到:「考察到市场情绪趋于疲弱、动能不足,我们预期股市进入打底和区间盘整阶段」。
众人看空,是因为中国经济成长加速,第一季GDP大增18.3%,众人估计当局会更猛力踩煞车,避免信贷过度扩张。与此同时,北京对科技大厂启动反垄断调查,重罚阿里巴巴28亿美元。另外,过去三周来,不良资产管理商中国华融资金短缺,美元计价债券的价格狂跌,可能需要重整债务,也让众人感到紧张。
22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19%、收5,089.24点;和2月10日波段收盘高点的5,807.72点相比,股价拉回12.4%。
外资:流动性巨浪退场、陆股Q2不妙
去年疫情爆发后,全球央行大放水,2020年沪深300指数飙涨27%,报酬傲视国际。然而,现在中国开始收紧货币政策,陆股从績优生变成吊车尾,这种情况有如昭告各国,疫情期间挹注的流动性潮水退去后,会有何种下场。
金融时报3月25日报导,策略师和交易者都说,中国决策者管控风险借贷,第二季陆股将陷入苦战。瑞士信贷的亚洲股票策略主管Frank Benzimra指出,去年疫情初起时,北京曾多次降息,现在重点转向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抽走上海和深圳市场的流动性。他说:「我们估计,未来几季(中国)股市报酬会更趋于温和」。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亚洲市场策略师Tai Hui指出:「相当清楚地,中国想打压去年的信贷成长潮…中国成长趋势大致恢复正常,但是美国和欧洲才刚开始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