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高盛任职23年的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Robert S. Kaplan周二(5月4日)接受MarketWatch专访时表示,美联储(FED)应该开始讨论购债的利弊得失,包括金融市场和房市的失衡。他说,「承认购买美国国债和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MBS)是影响金融市场和房市估值因素之一」才是明智之举。
Kaplan说,他不知道FED是否会在6月中旬的政策会议上就缩减资产购买金额展开对话、称这将是一项「集体决定」。根据他对经济的整体评价,FED将在2022年的某个时间点让联邦基金利率高于零。业界人士告诉Kaplan,他们不确定导致价格上涨的供需瓶颈可以在今年内获得解决。
FED主席鲍威尔在4月11日播出的CBS《60分钟(60 Minutes)》电视节目专访中表示,FED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完美察觉资产泡沫,因此FED将重心摆在确保金融体系能够经得起重大冲击(包括资产价格下跌)。
华尔街日报5月2日报导,FED、摩根大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4月美国家庭金融资产当中的股票(包括401K退休帐户)占比报41%、创1952年开始统计以来最高纪录。
鲍尔4月14日在华盛顿经济俱乐部举办的网络座谈会上表示,FED在考虑升息之前很可能就会开始放慢购债步伐。
日经亚洲评论3月31日报导,Kaplan受访时表示,就某种程度而言,科技推动的破坏将限制企业的定价能力,景气循环力量、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相关供需失衡对上科技驱动破坏,最终将如何分出高下仍有待时间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Kaplan当时说、他无法断定FED是否会在2022年调高联邦基金利率。
Kaplan去年9月撰文指出,在度过当前危机之后,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有望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时间点可能落在2022年底或2023年),均衡名目利率(不松、不紧的联邦基金利率,R*)可能会上扬。
这意味着,随着美国接近实现双重使命目标,如果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货币政策立场实际上将变得更加宽松。
2020年12月15-16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记录内容显示,部分与会者强调持续评价资产购买(注:量化宽松,QE)利弊得失的重要性。
FED于去年12月16日发布FOMC会议声明指出,在「就业极大化」、「价格稳定」目标出现进一步显著进展前,每个月的购债额度至少会达到1,200亿美元、当中的800亿美元增持额度将用来购买美国国债。